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四川地方特色小吃做法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四川地方特色小吃做法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有没有人知道四川泸州的小吃白糕是怎么做的
1.准备材料。
2.大米冲洗一下加入水、酒酿、白糖用搅拌机打成米浆(注意要打的细腻些,不要有颗粒。

3.米浆中加入酵母和酒曲充分搅拌均匀。放温暖处发酵。
4.发酵至2倍大,表面有密集小气泡即可。
5.倒入模具约6分满,静置半小时,待米浆涨至八分满时。
6.表面洒少许蔓越莓干。
7.入开水锅中大火蒸约16分钟。
泸州,位于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这儿的人,钟爱糕点,不是西式面包,就最传统的那种中式粑粑。
比如白糕和黄粑,泸州人是从小吃到大。
泸州白糕,是以糕类小吃著称的,始产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白糕之名,久盛不衰。白糕,选用上等的大米,以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让人欲罢不能。那些去了外地的人,只要回来泸州,都一定要再吃上一屉。
一个地道的老泸州吃货会告诉你,白糕的真名叫:“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当然泸州个乡镇告诉你,它还有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叫“泡粑”。直到今天,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虽然很多人说它正宗难寻,但是其做法还依然有记录,并未失传,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那白糕中心如处女的“守宫砂”一点,是白糕的点睛之笔。
同样手工制作的黄粑,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良姜叶,烹煮中叶片里的芳香油渗透入味,香气扑鼻,甘甜绵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五毛钱一个的黄粑,上班路上的人们几乎是人手一个。
第一步:准备山药400克,先把外皮削掉,把山药切成片,热水上锅蒸12分钟,在碗中倒上百合200克,大米粉120克、白糖40克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山药蒸熟后,直接倒在料理机中,加上250毫升纯牛奶,打成山药泥,再用山药泥和面,搅拌成细腻浓稠的面糊,再加上食用油20毫升搅拌均匀。
第三步:准备一个模具,或者是一个深点的盘子,在盘子底部刷一层油,把山药糊倒进去,撒上一层黑芝麻,盖上一层耐高温保鲜膜,用牙签扎几个小孔,热水上锅蒸20分钟,时间到出锅晾凉,然后脱膜切成小块即可。
四川小吃油砣砣的做法
菜谱做法:
1.准备原料:芝麻、豆沙、糯米粉
2.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
3.面团揪成若干小剂子,取一个包入豆沙。
4.搓圆再压扁,两面拍上芝麻。面干可以刷上一点点水再沾芝麻。
5.做好的芝麻糯米饼待用。
6.电饼铛加热,刷上油。
7.把饼放入饼铛中烙。
8.大概3-5分钟,在饼面刷点油,翻至另一面烙。不喜欢油可以不刷。
9.两面都烙成金黄色即可以盛出吃了哈
做法材料:面粉150克,沸开水180克,辅料:红糖,白糖,油面粉少许
做法1. 面粉里先加入1匙糖拌匀, 然后冲入沸开水, 边冲边搅拌, 揉成面团
2. 面团很粘, 在手上抹适量油, 将面团揉和稍光滑即可.
3. 准备红糖, 白糖适量. 将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
4. 取一个小剂子, 两手捏薄, 包入红糖(或白糖), 在糖上撒少许面粉, 包成圆形, 轻轻拍扁.
5. 锅中倒入足量的油, 烧至插入一根筷子, 马上会浮起很多小泡泡, 转成小火, 下面坯,炸至两面金黄.
6. 捞出沥油, 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油份
小诀窍
1. 开水要是沸水, 才能保证糯软的口感, 所以和面团的时候会很粘手, 手上抹油就很好操作了.
2. 在红糖或白糖上撒上少许面粉, 可以防止糖受热后爆溅, 少许即可, 面粉多了会影响糖的流动性.
3. 出锅后不要着急吃, 等稍凉后再吃
到此,大家对四川地方特色小吃做法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四川地方特色小吃做法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